文|我是略略
家长在孩子看来是非常有统治力的,孩子害怕家长,尤其是每次考完试以后,因为考完试以后很多学校都会召开家长会,那是非常可怕的存在。
学生的内心:我就想知道是谁发明的家长会,学生又恐惧又气愤。
但孩子不知道的是你以为家长愿意去参加家长会吗?
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优异的话,也许会愿意参加家长会,在家长会上老师不会批评自家孩子,说不定还会选为优秀学生家长代表,给其他家长做经验分享呢!
要是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虽然现在不建议用成绩去评价孩子,但家长也会觉得自己脸上没有光,坐在那里如坐针毡,巴不得家长会早点结束。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件事情,那就是在孩子在上幼儿园、小学、初中的时候,给孩子开家长会的人一般是妈妈,参加家长会的人员中妈妈居多。
变化发生在等到孩子上高中后,参加家长会的多是爸爸,这是怎么回事呢?
看到这条帖子的评论尤其多,略略也想去找找答案,毕竟从事教育行业,确实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没想到的是我快要笑晕在评论区里了!
为啥高中孩子的家长会妈妈没去呢?妈妈也没闲着,因为妈妈在之前辅导孩子做作业的时候积劳成疾,可能得了肺结节、乳腺结节、甲状腺结节、肝囊肿等等。
没参加是因为妈妈住院了,只能爸爸去了。
原来妈妈是在孩子九年义务教育中已经“阵亡”了,在孩子小学和初中时,和高中相比学习内容相对简单一些,付出足够多的努力就有可能名列前茅或者是取得进步。
可普遍这个阶段的孩子爱玩且不自律,就需要妈妈看着孩子。
上了初中孩子又正处于青春叛逆期,会和妈妈唱反调,妈妈管起来也不容易,妈妈被气到住院真有可能,这九年可真的不好过,妈妈们应该最能引起共鸣。
还有网友说为啥高中阶段爸爸去开家长会,因为爸爸的抗压能力比较强,怕妈妈受不了。
也有这个可能,初中阶段都这么气人,到了高中如果好的习惯没养成,不仅成绩上容易惨不忍睹,还容易在学校里打架斗殴,闹些事儿出来。
妈妈遇到事情不能保持足够冷静,情绪容易激动,所以还是爸爸去开比较好。
还有比较现实的理由,说明到了孩子高中阶段,爸爸大部分回归家庭了,玩也玩不动。
喝酒也喝坏了身体,后半生只能靠孩子了,于是把注意力放孩子身上,决定好好培养孩子。
这也就验证了那句话,等自家孩子上了高中,爸爸们也已经长大差不多懂事了,怪不说男生成熟晚,这确实是有一亿点晚啊!
看了一些调侃搞笑的评论外,也有网友切切实实给分析了原因,好像真是那么回事。
网友说女人负责细节,而男人把握大方向,高考作为全国性的考试,涉及到选科、选大学选专业等方方面面,所以爸爸更加擅长。
以前在小学初中阶段,大家会发现孩子更黏妈妈,和妈妈的关系非常好,而到了高中阶段,孩子性格更加独立,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这个时候孩子更愿意和爸爸交流,尤其是男孩子,和妈妈之间的界限更加明显。
遇到事情和重大决定,孩子也会认为爸爸有冷静沉稳的性格,会给自己提供更多的帮助,男性和女性的思维方式是不一样的,男性思维开阔,更适合把握大方向,也更加勇敢果断。
而女性心思细腻,可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照顾,让孩子更具体地感受到家长的关爱,是孩子成长成才的必要保障。看来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就得分工合作啊!
略略寄语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无论父亲还是母亲,在孩子成长中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两者缺一不可,尤其是孩子在高考的关键时期,更需要父母双方的关爱,让孩子充满力量。
至于家长会,孩子学习好和学习差去开家长会的心情不同,这也可以理解,关键是家长要调整好心态,改变不合理的教育方式。
孩子大了,更要多和孩子沟通,帮孩子排解压力,而不是一味给孩子施加压力。
高中阶段本来学习就很累,家长的安慰和鼓励很有必要。
即便是孩子学习不好,也有属于孩子的发展之路,家长可以和孩子静下心来聊一聊,做好未来规划,尊重孩子的选择,相信孩子的潜力。
家长会,是教育引导孩子的合适契机!
话题讨论:
你从小学校的家长会,一般都是谁去?
欢迎在评论下方留言分享讨论或吐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