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大家能明显感觉到,胃癌的发生率越来越高了。甚至,新闻里也频频出现了“年轻人患胃癌去世”的报道。这是为什么?很多人会说:胃癌胃癌,病从口入,肯定是大家饮食不当所致,才会从一开始的胃病慢慢演变为胃癌;这种说法对吗?年轻人胃癌VS年长者胃癌,两者之间有何差异?我们一起来看看!
胃癌——作为全球最严重的恶性肿瘤之一。据国际胃癌大会(IGCC)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胃癌每年新发病例约为68万例,占全球病例的一半左右,且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恶性肿瘤的第2位和第3位。提到胃癌的发病诱因,中医院主任医师张文彭指出:
除却饮食原因,其实遗传、药物、幽门螺杆菌感染等都可能导致胃部出现问题。而从胃病到胃癌,身体给出5个征兆!
从胃病到胃癌的5个征兆
如果胃病患者出现以下5个症状,极可能是向胃癌恶化的征兆,建议引起高度警惕,必要时及时就医。
①没有规律的胃疼
胃病患者如以前是胃溃疡,一般可能在饭后1小时左右会出现痛感,但若是突然疼痛持续且毫无规律,就应警惕胃病恶化或发生了癌变的可能。
②反复出现的烧心
通俗一点讲就是由于胃中还没消化的食物“跑”到了食管,引起了“心窝”处的烧灼感,由于胃酸分泌碰上了碱性的食管,即会腐蚀食管黏膜,导致“烧心”。
③快速变低的体重
因为生病的原因,胃病患者有食欲减退、腹泻、乏力等症状,这都属于正常现象。但如果短期内体重急剧下降,这可能是机体出现了吸收障碍,若吃药也无法缓解病情,需警惕癌变!
④腹部有坚硬的肿块
胃病患者如果在心窝摸到质地坚硬、挤压疼痛的包块,建议立即就医,因为这极有可能是癌变的肿瘤,若任其发展,包块会随着增大累及背部、胸部甚至胸骨后,最终难以挽回!
其实胃癌癌症到了晚期若想恢复,难度非常大,生存期也很短,可能低于三个月,一般情况下可能在一年之内。所以,张文彭主任建议大家,一定要早早预防,才能减少患病的可能性,避免癌症来“敲门”!
预防胃癌,建议紧抓这3个方面!
1、远离幽门螺旋杆菌
有研究表明,根除幽门螺杆菌可以有效的预防胃癌,可以使胃癌的发病率降低39%,所以为了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建议40岁以医院检测,若呈阳性,一定要根据医嘱诊治。
2、养成健康生活和饮食习惯
长期的不良饮食和生活会增加胃癌的发生风险。且剩饭剩菜、腌制食品吃太多,长期摄入大量亚硝酸盐以及吸烟、饮酒、高盐饮食等都是诱发胃癌的“元凶”。同时,应尽量做到使用公筷、公勺的饮食习惯!
3、及时治疗慢性胃病
如果有慢性胃溃疡、胃息肉、萎缩性胃炎者,且伴随腹痛胃胀、便秘、消化不良等症状,一定要规范治疗并定期复查!
张文彭主任建议,这4大高危人群一定要重视体检,建议1~2年进行一次胃镜检查。
有长期胃病史的人群;
患有慢性胃炎、胃溃疡40岁以上的人群;
接受过胃部手术的人群,残胃易形成胃癌;
家族里有直系亲属为胃癌患者的人群。
张文彭主任医师
中医院
中医院京西国医馆主任医师,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医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师从中国中医科学院著名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陈可冀院士,从事临床医疗、教学、科研等工作近40年。
先后在中国、中国香港、日本及俄罗斯的医学杂志发表医学论文40余篇;主编著作5部:《肿瘤病人康复手册》《糖尿病防治指南》《溃疡病防治指南》《高血压病防治指南》等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药用真菌治肿瘤》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参编著作1部:《老年医学在中国》。
肺结节、肺癌、胃癌、食道癌、肝癌、胆囊癌、脑肿瘤、淋巴癌、胰腺癌、消化道肿瘤、乳腺癌、子宫肌瘤、宫颈癌等各类肿瘤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