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9月12日,影响因子世界排名第一(年度影响因子高达.,排名第二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仅79.)美国癌症学会官方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在线发表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法国里昂总部与美国癌症学会亚特兰大总部的全球癌症(GLOBOCAN)统计报告年版(上一版为年版),对个国家36种癌症的发病和死亡进行了推算,全文共31页。
该报告根据GLOBOCAN癌症发病和死亡推算值,提供了全球癌症负担状况报告。
年将有大约万癌症新发病例和万癌症死亡病例(剔除非黑色素瘤皮肤癌后分别为万和万)。
不过,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及其相关社会和生活方式因素的不同,各个国家之间、每个国家之内的癌症发病比例和癌症死亡比例差异巨大。
对于许多癌症,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相比,癌症发病率通常高2~3倍,但是死亡率差异较小,部分原因由于人类发展指数较低国家的许多癌症类型死亡率较高。
男性:高收入国家与中低收入国家相比,虽然发病率分布差异巨大,但是排名第一均为肺癌、排名第二均为前列腺癌。
其次为发达国家的结直肠癌、发展中国家的口唇癌和口腔癌,部分原因由于印度的疾病负担高,占人类发展指数较低国家人口的36%。
女性: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乳腺癌发病率远远高于其他癌症,其次为发达国家的结直肠癌和发展中国家的宫颈癌。
关于女性乳腺癌,影响因素
年全世界将有大约万女性乳腺癌新发病例,占女性癌症病例近四分之一。
为绝大多数(83%)国家最常被诊断的癌症,并且也是多个国家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
主要例外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北欧、北美(少于肺癌)和撒哈拉以南的许多非洲国家(少于宫颈癌)。
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北欧(例如英国、瑞典、芬兰、丹麦)、西欧(比利时、荷兰、法国)、南欧(意大利)和北美的乳腺癌发病率最高,其中比利时排名第一。
乳腺癌死亡率的变化较小,美拉尼西亚的乳腺癌死亡率最高,其中斐济排名第一。
虽然遗传和基因因素(包括乳腺癌或卵巢癌的个人或家族史、BRCA以及其他乳腺癌易感基因的遗传突变)占乳腺癌病例的5%~10%。
但是对于移民的研究表明,非遗传因素为国家之间和种族之间发病率差异的主要因素,基因遗传低风险人群移民与高风险人群移民相比,乳腺癌发病率逐代上升。
人类发展指数较高国家的发病率上升,主要由于已知风险因素日益普遍。
发达国家发病率上升,主要由于月经(月经初潮提前、绝经推迟)、生育(不育、晚育、少育)、外源激素摄入(口服避孕用药、激素补充疗法)。
营养代谢(酒精摄入)、人体测量指标(体重增加、成年后体重增加、人体脂肪分布)相关的已知风险因素日益普遍。
而母乳喂养和体力活动是已知保护因素。
不过,关于特定致病因素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地理或时间差异所知有限。
过去几十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乳腺癌发病率不断上升,其中过去乳腺癌发病率相对较低的南美、非洲、亚洲发展中国家,乳腺癌发病率上升最快。
这些趋势可能反映了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关人口统计学因素,包括晚育、少育、肥胖、少动,以及乳腺癌筛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