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不好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应禁忌“怒”字。易“怒”是肝病患者的大忌,“怒”对肝病的转归及痊愈有不良的影响,甚至会雪上加霜。所以,肝脏不好的人应以“制怒”为要,调节和稳定自己的情绪。那么,“怒”对身体有哪些伤害呢?又该如何回避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怒”对身体有哪些伤害呢?
1、影响正常生理代谢
生理研究表明:人在发怒时,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如心跳加快、胆汁增多、呼吸急促、脸色改变,甚至全身发抖,诱发其它疾病,如高血压、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可见,“怒”是一种不良的精神状态。
2、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
中医学认为,“怒伤肝”“怒则气上”,是指过度愤怒影响肝脏的疏泄功能,导致肝气上逆,血随气逆并走于上。临床上常见气逆的症状有:头胀头痛、面红目赤、呕血,甚至晕厥猝倒。尤其女性,常常还会引起一系列疾病,如月经不调、乳腺增生、子宫肌瘤、色斑等。
如何控制回避呢?
控制回避即依靠主体的意识控制,主要是用自己的修养来化解和降低愤怒的情绪。
1、遇到容易引起愤怒的事情时,心中牢记“凡事包涵,凡事忍让”,默念“不要发火,息怒、息怒”。
2、如果自我压制不住愤怒的情绪,就要尽量不介入易引发愤怒的环境,常言说“眼不见,心不烦”。
3、一旦进入发怒现场,应考虑“退一步海货天空”,尽快回避矛盾,离开发怒环境。
那么,“怒”从何来呢?
究其根源,是人们有的时候虚荣心强、心胸狭窄、感情脆弱、盛气凌人等所致。对此,可以用疏导的方法,将烦恼与怒气引导到积极健康的追求上来。
只要保持豁达的心境,心情舒畅,精神爽朗,人的健康自然就有了保障,对肝病的恢复大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