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再请我们的专家系统地为妈妈们解答母乳喂养这一路的那些困惑吧。同样身为一个孩子的母亲,田园博士也至今难忘母乳喂养的那段美好的亲子时光,希望你也能和宝宝拥有属于你们的值得回忆的母乳喂养之路。田博士觉得充分的知识准备和足够的自信是实现母乳喂养的重要保障。
Q1:怎样让宝宝吃上出生后的第一口奶?
A:开奶的2个要点——
越早越好。
初期越勤喂越好。
当宝宝出生以后,要尽早抱到妈妈身旁来喂上第一口奶。另外,产后妈妈比较虚弱或有疼痛都要跟家人和病房的护士做好沟通。其实,宝宝一出生就已经准备好了,而且非常期待妈妈的哺喂,所以要创造机会,家人的支持同样重要。
对于新生宝宝来说,并不主张按时间来喂,而是提倡按需喂养,一般产后的喂奶频率应达到24小时内8~12次,也就是平均2小时喂一次奶,即为勤喂。在尽可能早的时间开始,一般在产后2小时以内为宜。
另外,许多新手妈妈担心自己没奶,或是宝宝没吃到初乳。如何知道有没有奶?你可以在乳晕周围轻轻挤压,如有少量乳汁溢出,即为初乳。如果没有奶的话可以通过简单的按摩来通乳。若想了解宝宝是否吃到奶,妈妈则需要了解如何让宝宝有效地吸吮。建议你可以生产前在孕期学习一下,比如看看如何逗引宝宝含乳的视频,如何正确喂奶的姿势等,这样等到宝宝出生后喂奶就不会手忙脚乱。因为,生产后妈妈身边人多嘴杂,容易焦虑,原本可以顺利开始的哺乳就会受到影响。
有效吸吮的方式:
注意要把乳头送到宝宝嘴里,用逗引宝宝的方式,而不能硬塞,让宝宝自己含住乳头和大部分的乳晕。可以用大拇指和食指捏住乳头逗引宝宝的下唇,鼓励他张大嘴,当宝宝主动找乳头并含住大部分乳晕时,注意乳头要压在宝宝的舌头上方。
正确喂奶的姿势要点:
妈妈和宝宝都要选择舒服的姿势,妈妈舒服地坐着,然后把宝宝抱在怀里或让新生宝宝横躺在你怀里,身体对身体,脸向着你的乳房。新生宝宝的头应枕在你的前臂或者肘窝里,你用前臂托住他的背,手托住他的屁股或腿。在用另一只手握住乳房,拇指在上方,另外四指在乳房下方,虎口呈C字形。当宝宝含住乳头和乳晕后,要紧紧抱住他。
Q2.很多过来人妈妈说,要让宝宝多吸母乳,才能越吸越多,是这样吗?如何才能达到供需平衡呢?
A:根据泌乳原理,的确是宝宝吸的越多,母乳就会分泌越多。但供需平衡不是一两天能行成的,奶量是逐渐增加的,需要妈妈不断地排空乳房,让大脑接受到信号,有时信号传递再反馈会有滞后,会需要一两天的时间奶量才慢慢增加。因此,用吸奶器排空乳房也是一个给大脑增加分泌奶量信号的方法。
刚开始,很可能会发生妈妈刚刚吸完奶,宝宝要吃了,或者乳房感觉胀了,宝宝还没到要吃的时间。此时,妈妈不要气馁,要静下心来,相信自己有奶,要跟宝宝不断地磨合,配合好节奏。慢慢地,宝宝吃的时候,乳汁就哗啦哗啦来了,宝宝不吃的时候,乳房也不会肿胀,就达到了一个理想的供需平衡的状态。如果妈妈产后4到6周还经常胀奶说明妈妈的奶量供应大于宝宝的需求,应尽量避免奶量过多,每次宝宝吃完不需要再用吸奶器排空,否则容易产太多引起其他麻烦。
Q3.新生宝宝为什么会总吃不到一侧的奶呢?
A:宝宝的确会体会到妈妈左右两侧奶的差别,可能会倾向于乳腺通畅的一侧,而会较少光顾略有困难的一侧,这样乳腺通畅的一侧就会进入一个良性循环,吃得多刺激就多,会
越吸越多,越吸越通畅,越来越顺利。因此,妈妈一定要两侧交替喂,这点很重要。
如果发现宝宝的确很少光顾某一侧的话,就要检查下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比如是否有乳头凹陷、乳头短等情况。妈妈可以用拇指和食指从乳头根部捏住,观察乳头是否可以凸出,是否比较平或凹陷。其实,在孕期妈妈就可以发现这些问题,可以在孕晚期用拇指和食指捏住乳头,往下按压再牵拉出来,这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改善乳头扁平和凹陷的方法。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妈妈的某侧乳腺动过手术,或者宝宝的某侧耳朵有感染或鼻塞等,也可能是习惯的问题。
解决方法:
可以在宝宝不太饿的时候,先喂较难喂的那侧乳房,之后再换到容易喂的一侧乳房,单侧喂10~15分钟,然后交替。而且,尽量在同一次哺乳过程中,两侧都喂到。
每顿奶一般吃20~30分钟,如果还没有吃饱可以从另一侧再开始。一般母乳分为前奶和后奶,前奶的水分含量相对多一些,可以给宝宝解解渴,而后奶的脂肪含量多一些,可以管饱。
Q4.如何判断母乳喂养的宝宝是否吃饱?母乳够不够?要不要补配方奶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