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USCAP摘要分类汇总四乳 [复制链接]

1#

年USCAP共收录了82篇乳腺病理相关摘要,其中新辅助治疗(NAT)相关的有9篇(11%),虽然不是今年的最热话题,但仍属于热点话题之一。其中4篇摘要研究关于NAT前的病理指标与NAT的疗效关系(摘要编号71、85、、);4篇摘要研究特定类型(分子分型或组织学分型)的乳腺癌NAT后的病理改变(摘要编号、、、);还有一篇摘要研究NAT后不同病理评估系统间的差异(摘要编号99)。以下将以这三方面分别对每一篇摘要进行介绍。

一、NAT前的病理指标与NAT的疗效关系:

摘要编号:71

题目:M2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与三阴性乳腺癌(TNBC)新辅助化疗(NAC)反应降低相关

巨噬细胞在不同的诱导条件下可以分化出不同的功能表型,这种现象称为极化。极化后的巨噬细胞主要分为M1和M2两种表型。M1型又称为经典活化巨噬细胞,可由脂多糖、干扰素γ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诱导,具有抗原提呈、分泌促炎细胞因子和*性介质功能,从而达到杀灭细菌、病原体和肿瘤细胞的目的,但是时常也会导致炎症反应过度,造成组织细胞损伤;M2型巨噬细胞又称为替代活化巨噬细胞,由Th2分泌的IL-4、IL-13等激活,其功能与M1相反,具有抗炎和增加组织修复的功能。

恶性肿瘤肿的巨噬细胞也存在M1、M2等类型,已有大量文献报道多种肿瘤过多存在M2型巨噬细胞与肿瘤预后不良、治疗抵抗相关。CD是M2型巨噬细胞的特异性膜抗原之一。本摘要通过对66例新辅助化疗三阴性乳腺癌(TNBC)粗针活检标本的CD及其他免疫检查点标记物(PD1、PD-L1和CD8)的免疫染色,来研究染色结果与治疗反应(完全缓解pCR/未完全缓解non-pCR)之间的关系。

结果显示non-pCR与年龄大、PD-L1低表达(肿瘤和间质)、间质中CD8阳性TILs水平低、CD阳性巨噬细胞(M2)水平高显著相关,其中与肿瘤周围的CD阳性巨噬细胞水平相关性最强。因此TNBCnon-pCR患者的治疗前CD阳性巨噬细胞水平显著高于pCR患者,提示M2巨噬细胞在预测TNBC患者对NAC应答中的重要作用。

摘要编号:85

题目:人工智能(AI)测量癌细胞核面积与ER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残余肿瘤负荷(RCB)指数的关系

RCB评估系统是比较受认可的一种NAC疗效定量评估方式,本研究目的为通过AI的方法评估NAC前癌细胞核特征,并研究其与RCB分级的相关性(具体方法如下图)。

研究结果发现仅有ER阳性的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前的核面积与RCB分级呈负相关,即ER阳性的乳腺癌在治疗前核面积越小,NAC后RCB分级越高,NAC疗效越差。而在ER阴性的病例中无相关性。其它指标如核圆度、核计数、核密度也与RCB评分无明显相关性。

摘要编号:

题目:不同HER2-FISH阳性模式的浸润性乳腺癌对曲妥珠单抗新辅助治疗的疗效观察

本摘要来自医院杨文涛教授团队的研究结果。主要研究不同HER2-FISH的阳性模式与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之间的关系。将个HER2-FISH阳性病例的FISH阳性模式划分为3组(如下图,Group1~3)。这些患者随后都接受了含有曲妥珠单抗的新辅助治疗。

结果显示分子分型与HER2-FISH各组无显著相关性,但Group2的pCR率显著低于其它两组,仅有4.8%,而其它两组pCR率无显著差异(如下表)。

因此尽管HER2-FISH结果均为阳性,但与其他两组相比,HER2/CEP17≥2.0、HER2拷贝数≥4.0且6.0的浸润性乳腺癌对含曲妥珠单抗的新辅助治疗反应较差,pCR几率低。

摘要编号:

题目:根据年CAP/ASCO指南更新,通过检测方法对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NAC的病理反应进行分层

本摘要主要研究参照年CAP/ASCO的HER2判读指南,研究99例HER2免疫组化或FISH阳性病例的阳性的检出方式以及它们的分子分型与pCR的关系。根据是否伴有激素受体阳性以及阳性程度,将这些病例的分子分型分为HER2型[ER和/或PR阴性或弱阳性(1-10%)]及luminal-HER2型(LUMHER2型,ER/PR>10%阳性)。

结果显示,免疫组化检出HER2阳性较FISH检出阳性的病例更容易获得pCR。而分子分型HER2型较LUMHER2型更容易获得pCR。研究的结果对HER2阳性的乳腺癌对新辅助靶向+化疗的治疗反应性的预测提供了依据。

二、特定类型(分子分型或组织学分型)的乳腺癌NAT后的病理改变

摘要编号:

题目: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肿瘤床的组织学特征:与残留疾病及肿瘤亚型的关系

本摘要主要研究不同分子分型的乳腺癌新辅助化疗(NAC)后瘤床的病理特征差异,以及与疗效(pCR/non-pCR)的关系。

NAC后瘤床病理特征表现为微小变化(无明显变化)、轻度水肿、纤维化/瘢痕化、间质弹力纤维增生、间质黏液沉积、黏液样变性、含铁血*素沉积、吞噬含铁血*素巨噬细胞聚集以及泡沫样巨噬细胞聚集。

该研究共入组了个病理,其中HR+/HER2-组例,其pCR率7.9%;HER2+组例,pCR率37.0%;TNBC组例,pCR率37.7%,由此可见HR+/HER2-组pCR率显著低于其它两组。

在non-pCR的瘤床中,间质改变(包括间质弹力纤维增生、间质黏液沉积、黏液样变性)更常见,而在pCR瘤床中,巨噬细胞(吞噬含铁血*素的巨噬细胞及泡沫样巨噬细胞)浸润更常见。上述规律见于几乎所有分子分型的瘤床中,但HER2+组的巨噬细胞聚集情况在pCR组及non-pCR组无显著差异。

摘要编号:

题目:低Ki-67增殖指数TNBC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对NAC的反应

TNBC恶性程度高,增殖活性强,NAC后,30-40%的病例可病理完全缓解(pCR)。但TNBC中有少数增殖活性较低,这类TNBC的发病率、临床特征,尤其是对NAC的反应尚不清楚。本研究以例Ki-67增殖指数≤30%(TNlowKi)的TNBC为研究对象,分析临床病理特征。

TNlowKi约占TNBC的10%。患者年龄大,肿瘤体积小,肿瘤分级低。平均随访67个月,远处无复发生存率85%,总生存率77%,乳腺癌特异性生存率86%。肿瘤分期与预后有关(如下图)。

在31例接受NAC治疗的Ⅰ期~Ⅲ期的患者中,有10%(3/31)获得了pCR,而这3例获得pCR的患者的Ki-67均≤20%。38%(26/68)的Ⅰ期患者接受了辅助化疗,但化疗不影响患者的远处无复发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如下图)。

TNlowKi仍有10%对NAC反应良好,可获得pCR。TNlowKi的Ⅰ期患者总体预后好,且对化疗无明确获益,因此可不采取化疗。

摘要编号:

题目:乳腺粘液癌新辅助治疗后的病理反应——一项多机构研究

粘液癌(MC)被认为是乳腺癌的一个良好组织学亚型,但部分MC分期高、HER2阳性,需要接受新辅助治疗(NAT)。本摘要研究此类MC在NAT治疗(包括新辅助化疗/NAC、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ET、±靶向治疗/H)后的病理反应。

HER2+MC患者较HER2-MC患者年轻(45岁比64岁;p=0.)、分级较高(p=0.03)、更易多灶(p=0.)。

28例MC中仅两例HER2+的MC获得了pCR(如下图)。

11例经H-NAC治疗的病例中肿瘤细胞均显著减少(定义为残留肿瘤细胞≤5%),64%的病例获得较好的病理反应(定义为pCR或RCB-Ⅰ),且所有病例ypT均≤2cm(如下图)。

研究结果提示NAT对MC的疗效:H-NAC(HER2+MC)仅NET仅NAC。此外,单纯NET治疗后67%的MC可表现出肿瘤细胞明显减少,该结果明显优于单纯NET治疗的non-MC。

摘要编号:

题目:新冠疫情导致延期手术的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后的临床病理学表现

新冠疫情导致美国部分乳腺癌患者不能及时手术,根据新冠疫情下乳腺癌联合会指南,ER+且HER2-的早期乳腺癌(T1-2N0-1)患者可以接受新辅助内分泌治疗(NET),并可以安全地将手术推迟6至12个月。

本研究通过比较NET前超声肿瘤大小与术后肿瘤大小,并比较粗针活检病理与术后病理差异来炎症上述指南中的论点。

结果显示本研究队列中的30多个患者,NET前后肿瘤大小变化无统计学意义(如下瀑布图),NET前后组织学形态改变也很微小。对于ER+早期乳腺癌患者,在这个小的队列中,NET可以安全地延迟手术6-9个月。但研究同时指出浸润性小叶癌(ILC)的肿瘤大小容易被超声低估,因此不在本统计分析之列。

三、NAT后不同病理评估系统间的差异

摘要编号:99

题目:使用美国癌症分期系统联合委员会(AJCC)第8版新辅助化疗(NAC)后的乳腺肿瘤测量:对肿瘤大小估计的影响以及与残余肿瘤负荷(RCB)等级的差异

RCB分级及yAJCC(ypTNM)分期系统是目前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的主流病理评估系统。但二者存在一定的不一致性。本研究收集了例新辅助治疗病例,再次以美国癌症分期系统联合委员会(AJCC)第8版ypTNM分期标准严格评估后发现,有51%的病例yAJCC与RCB的类别不一致。

既往也有大量文献比较了两种评估方式,比如Jeffrey等人[1]在I-SPY1试验中得出的结论不一致率为34%,其中存在yAJCC低与或高于RCB的两种情况。但二者差异至多相差1级(如下表)。

文章同时指出治疗后原发灶细胞密度低但阳性淋巴结数量多时,容易造成yAJCC>RCB(下图A,B);而原发灶细胞密度较高,但淋巴结阴性时容易造成yAJCC<RCB(下图C)。

因此文章建议yAJCC和RCB同时评判,取分值更高的。

此外除了《乳腺癌新辅助治疗的病理诊断专家共识(版)》[2],多篇国内文献也详细阐述了yAJCC和RCB两种评估系统的差异性[3,4],可以很好地用来指导平时的病理评估工作。

参考文献

[1]CampbellJI,YauC,KrassP,etal.Comparisonofresidualcancerburden,AmericanJointCommitteeonCancerstagingandpathologic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