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循指南意见,听专家经验抗癌抗疫,医患共 [复制链接]

1#
雀斑北京哪家医院好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

“新冠”疫情当下,对普通人而言,安安分分宅在家就是对祖国的最大贡献,却让人群庞大的乳腺癌患者在抗癌与抗疫间进退两难。内分泌治疗是激素受体(HR)阳性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在疫情特殊时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有哪些注意要点?科学地基于指南意见、结合专家经验、遵循防护原则,有效做到抗癌抗疫两不误,是医患共同的祈愿。为此,本报特邀医院邵志敏教授为我们系统回顾《中国抗癌协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年版)》(以下简称“版CBCS指南”)和《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乳腺癌诊疗指南》(以下简称“版CSCOBC指南”)中内分泌治疗领域更新要点,结合疫情背景,提出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和方案,以飨读者。

一、疫情期间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特点

肿瘤患者是免疫功能较低下的人群,由于癌细胞对人体的长期消耗,以及抗肿瘤治疗造成的副作用,肿瘤患者感染“新冠”病*的风险更高。同时,疫情期间,由于医疗资源配置的限制,很多患者无法实现按时复查及治疗。由此,乳腺癌内分泌治疗则优势明显。其一,多数内分泌治疗药物居家口服即可,可及性和依从性好,治疗时间不延误,减少外出感染风险;其二,保证疗效;其三,不良反应发生率总体较低,患者耐受性好,显著减少针对不良反应的检查和对症处理。

二、回顾指南更新,疫情下灵活应变

内分泌治疗药物历经了从他莫昔芬(TAM)到芳香化酶抑制剂(AI),再到氟维司群的更迭发展,每一类新药物的诞生都为HR+乳腺癌患者带来进一步的生存获益。随着循证医学证据不断更新,药物资源可及性不断变化,为了充分兼顾我国各地区间经济和学术发展的差异,行业内专家始终在精准医学的大背景下,坚持致力于诊疗指南的及时修订。每一处细微的调整和更新,都在深刻影响和指导着我国的临床实践。

(一)HR+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

增加SOFT8年数据,助力OFS再登高地

版CSCOBC指南在绝经前HR+乳腺癌辅助内分泌初始治疗注释1中,增加了SOFT研究的8年随访数据:“使用卵巢功能抑制(OFS)联合TAM对比TAM5年治疗,OFS联合方案可显著改善绝经前患者无病生存期(DFS),OFS+AI方案的DFS绝对获益提高了7%;相比单药TAM,OFS+AI的8年无远处复发间期(DRFI)获益提高了2.8%。”

SOFT研究8年随访结果进一步证实了OFS在绝经前中高危患者治疗中的地位。版CBCS指南在绝经前HR+乳腺癌辅助内分泌治疗OFS药物适应证中新增了“中危复发风险且STEPP分析分数较高者”,应首选OFS药物。因此,对于绝经前患者,仅有低危患者(T1N0期、组织学1级、低ki-67表达)可考虑单用TAM治疗,其他患者均可考虑OFS联合TAM或AI。对阳性淋巴结数目≥4枚的高危患者,应首选OFS+AI,以降低患者的第一复发高峰。

AI延长推荐升级,升阶策略践行有力

对绝经后HR+乳腺癌辅助内分泌延长治疗策略中,版CBCS指南AI的延长时长由版的5年更新为8~10年。在绝经前HR+乳腺癌辅助内分泌延长治疗策略中,版CSCOBC指南对“完成OFS+AI初始5年治疗,耐受性良好者”的推荐中,绝经者使用AI治疗由原来的Ⅱ级推荐升级为Ⅰ级推荐。且在注释中强调,“OFS联合口服内分泌治疗药物5年后的患者仍存在远期复发风险;基于延长内分泌治疗获益的证据,对于可耐受患者,可建议延长内分泌治疗。”

HR+患者存在第二甚至更多复发高峰。对于这类绝经前中高危患者,停用内分泌治疗应慎重,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采用升阶梯策略已是目前趋势,一是强化治疗,即前期加用OFS;二是延长治疗。OFS是否也相应延长,目前仍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需评估患者具体情况。若激素检测结果显示患者已确定达到绝经后状态,AI单药延长治疗即可;若患者仍未绝经,在其耐受性好的情况下,可选择继续OFS+AI或换用OFS+TAM治疗。总体而言,对于高危患者,延长治疗可改善生存,降低复发风险。

疫情下的建议

对于HR+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由于已经完成手术,辅助治疗的目的是预防术后复发转移,在特殊情况下,“新冠”病*感染风险作为主要矛盾,“被迫”适当推迟辅助治疗对总体预后并不会有太大影响,可医院取药或接受治疗,患者无需过度担忧,以免增加不必要的精神压力。当然,是否推迟、推迟多久,具体还须听从患者前期主管医师的专业指导意见,不可盲目自行决定。医院和医生都开通了线上诊疗平台,患者可以很便捷地通过远程方式与主管医生取得联系、保持沟通。

另一方面,已经开始但尚未完成辅助内分泌治疗的患者,国家医疗保障局也推出了特殊时期实施“长处方”报销*策,支持医疗机构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增加单次处方用药量,减少患者到医疗机构就诊取药次数。在疾病稳定的情况下,随访复查时间也可适当延后,无需3~4个月复查一次,疫情期间可考虑6个月复查一次,术后5年以上的患者可1年复查一次。

对于疫情期间出现的药物不良反应,呕吐、腹泻等轻症患者可尝试口服止吐、止泻药物,居家观察,若仍无法缓解,须及时就医。就近不求远,医院就医,避免因远途乘坐公共交通,增加“新冠”病*感染风险。若出现发热症状,应及时排查“新冠”肺炎潜在风险因素。

(二)绝经后HR+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氟维司群强力进阶,由次到首推荐升级

氟维司群作为雌激素受体下调剂(SERD),可有效解决内分泌治疗耐药问题。版CBCS指南明确了HR+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敏感复发人群可选氟维司群/AI单药治疗。版CSCOBC指南对TAM治疗失败的HR+晚期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策略推荐中,相较于版CSCOBC指南,氟维司群与AI顺序对调、力压AI,成为首要Ⅰ级推荐药物(证据类别为1A类)。

疫情下的建议

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原则是尽可能延长生存时间,保证生活质量。疫情期间内分泌治疗方案的调整,主要视疾病负荷、进展速度和现用治疗方案决定。例如,正在接受化疗的HR+晚期患者,特殊时期无法继续化疗时,可考虑换用内分泌口服治疗,而无需等到化疗无效或无法耐受,但应尽可能详细记录更换方案时肿瘤病灶情况。医院取药者,若肿瘤负荷较小且无明显症状,可相对延迟;但若肿瘤负荷大且症状明显或有明显变化者,可先尽快通过线上平台咨询专科医生,必要时先就近去门诊检查,随后将检查结果回传给医生判断和评估。医院就诊患者,尽量提前预约,采取错峰就诊和治疗。常规随访复查可根据病情和医嘱灵活调整。同样,一切决策都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三、抗癌抗疫,医患共克时艰,

期待春暖花开

综上,CBCS指南和CSCOBC指南无疑对国内乳腺癌规范化诊疗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整体水平显著提高,各地诊疗愈加同质化。疫情期间,乳腺癌治疗应尽量按照“能口服不注射,能单药不联合,能就近不求远”的原则,只要大家准确接受和领略指南最基本的信息,遵循推荐意见,结合临床经验,尊重患者意愿,各地医务工作者保持良好的远程合作与互动,一定能帮助乳腺癌患者安全地接受到有效治疗。抗癌抗疫两不误,医患携手,共克时艰,共同等待春暖花开!

编辑整理|中国医学论坛报清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