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症状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张宏权团队发现核糖体DNA转录调控乳腺癌 [复制链接]

1#

责编丨兮

核糖体在真核细胞内负责将信使RNA携带的遗传信息翻译成蛋白质。核糖体的异常激活能够加快蛋白质的合成速率,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最新的研究表明核糖体的失调同样促进肿瘤细胞的转移。组蛋白甲基转移酶EZH2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然而,EZH2能否调节核糖体的合成是完全未知的。

年4月20日,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张宏权教授团队在肿瘤领域权威杂志CancerResearch上在线发表题为TheEZH2-PHACTR2-AS1-ribosomeaxisinducesgenomicinstabilityandpromotesgrowthandmetastasisinbreastcancer的长篇研究论文。该研究揭示出一种受EZH2调控的长链非编码RNA-PHACTR2-AS1(PAS1)通过与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UV39H1形成RNA-蛋白复合体,抑制核糖体DNA的转录,增强核糖体DNA的稳定性,从而抑制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

核糖体DNA(rDNA)的转录是核糖体合成的起始步骤。核糖体DNA的转录受到多种表观遗传学因素的调控。本项研究发现lncRNAPAS1在核仁内与rDNA结合形成RNA-DNA复合体,然后通过与组蛋白甲基转移酶SUV39H1相互作用将其招募到rDNA的启动区,启动rDNA的H3K9甲基化修饰。H3K9的甲基化修饰能够阻止RNAPolI与rDNA的结合,从而抑制核糖体的合成。由EZH2介导的H3K27三甲基化修饰沉默lncRNAPAS1后,细胞内rDNA的转录会被重新激活,核糖体的合成及基因组的不稳定性增加,从而促进了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为了揭示PAS1在乳腺癌治疗中的潜在作用,研究人员合成了长效的PAS1-30nt-RNA(与SUV39H1直接互作的30个核苷酸)。在原位已经成瘤(原位注射乳腺肿瘤细胞2周后给药)和肺转移早期(尾静脉注射肿瘤细胞后随即给药)的NOD/SCID小鼠模型中进行了PAS1-30nt-RNA的实验性治疗。结果显示PAS1-30nt-RNA能够有效抑制小鼠体内原位乳腺癌的生长和肺转移。

工作模型显示EZH2-PAS1-ribosome调控轴在乳腺肿瘤生长和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并为乳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治疗靶点。

总之,该研究证明EZH2可以通过抑制lncRNAPAS1激活核糖体的合成,参与核糖体DNA稳定性的调节,从而影响乳腺癌的生长和转移。

据悉,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褚文慧为本文的第一作者,导师张宏权教授和副导师于宇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深圳大学医学部朱卫国教授的合作帮助。

原文链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