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乳腺炎发生的高危因素
1机体抵抗力下降患者营养不良、精神压力大、疲劳、罹患其他疾病、受寒等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抗感染能力减弱,另一方面会促进菌群失调,是哺乳期乳腺炎的诱因。
2母亲、婴幼儿及母婴配合三方面的高危因素
母亲因素:①乳头内陷或扁平;②乳头皲裂,乳头白膜;③乳管闭塞/乳管慢性炎症;④乳汁量多或哺乳次数少;⑤不注意乳头乳晕局部清洁;⑥既往乳腺炎病史;⑦乳房遭受外伤;⑧不正确的离乳方式;⑨精神压力大或过度劳累;⑩身体其他部位感染性疾病。
婴幼儿因素:①婴儿腭裂或舌系带过短;②含接姿势不正确;③拒绝吸吮乳头。
母婴配合因素:①非按需哺乳模式;②母婴分离;③哺乳姿势不正确等。临床上,也有一些哺乳期乳腺炎患者未发现明显发病因素。
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分型
哺乳期乳腺炎的临床表现包括乳腺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症状,不同的分型表现不同。根据年WHO出版的《乳腺炎的病因和管理》诊断标准,哺乳期乳腺炎分为乳汁淤积型、非感染型和感染型乳腺炎。
而临床上非感染型乳腺炎及感染型乳腺炎无法确切区分,故根据临床诊疗经验将哺乳期乳腺炎分型为乳汁淤积型和急性炎症型。
1乳汁淤积型乳房局部有肿块,伴胀痛,但无皮肤红肿,皮温正常,无畏寒、发热等全身症状,一般因1-2个乳孔机械性堵塞导致,发病急,去除堵塞原因并排除乳汁后即可缓解。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等各项指标均正常。
2急性炎症型(包括化脓性乳腺炎)乳房局部疼痛,伴或不伴有局限性肿块,伴有一项或多项以下症状即可诊断:①乳房局部皮肤红肿,伴或不伴皮温升高;②全身炎性反应:寒战、头疼、全身酸痛、乏力等症状;③体温≥37.3℃,血常规的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升高或C-反应蛋白升高;④乳腺彩超检查显示乳房局部为无回声或混合回声等炎性改变。急性炎症型乳腺炎按发生部位又可分为两类:中央型乳腺炎及外周型乳腺炎。中央型乳腺炎由于解剖结构的特殊性,治疗困难,恢复时间较长,因此又称为难治性乳腺炎,应特别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