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症状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王晓稼教授专访HR阳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
TUhjnbcbe - 2022/4/9 14:01:00

年9月25日至29日,第二十四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年CSCO学术年会举行。来自国内外的临床肿瘤学专家带来了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丁香园肿瘤时间特邀中国科医院/医院王晓稼教授进行专访,采访内容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王晓稼教授专访视频)

肿瘤时间:HR+乳腺癌治疗现状如何?

王晓稼教授:HR阳性乳腺癌在乳腺癌里占较大比例,大概在60%~70%左右。这类患者主要对内分泌治疗比较敏感,所以这类患者在术后辅助解救治疗中内分泌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可对术后辅助高危患者,给予化疗后内分泌维持的辅助治疗。对于一些早期愈后较好的患者,甚至可不需要化疗,直接给予内分泌治疗。

内分泌治疗持续时间有持续5年甚至10年,总体来讲它的疗效并不亚于化疗,所以对于辅助内分泌治疗是我们这类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解救治疗也是一样,这类患者激素受体阳性,DFS比较长,往往以骨转移和软组织转移为主,所以在一线甚至二线都会以内分泌治疗作为优先的选择。

至于那些有内脏转移或者内分泌治疗耐药的患者,我们才首先选择化疗,在化疗控制以后行内分泌的维持。总的来讲这类患者内分泌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

肿瘤时间:年轻女性HR+乳腺癌患者是否需强化内分泌治疗?该采用什么治疗策略?

王晓稼教授:对术后辅助内分泌治疗,我们可分成绝经前和绝经后,年轻患者为绝经前患者,以往我们对这类患者以三苯氧胺作为一个主要的治疗手段,到了后期我们对绝经后的患者已经从三苯氧胺到内分泌治疗选择AI5年这样的治疗的时候,实际上对年轻患者我们要反思,因为其实际发病风险比绝经后患者更高,我们以往一直选择三苯氧胺,对这类患者应该更早的选择强化治疗。

既往强化治疗的策略,没有更好的药物可供选择,像氟维司群在辅助治疗领域还没有依据,所以我们想到了卵巢功能抑制。卵巢功能抑制实际上在早期的一些研究里面,经常会出现一些矛盾的情况,因为我们知道这类年轻患者基本上需要化疗,而化疗实际上对卵巢的损伤已经起到了一部分的卵巢功能抑制作用,所以这些研究常常无法看到卵巢功能抑制的额外效应。但后期由于在text和soft研究中显示出这类年轻的患者卵巢功能抑制加内分泌治疗有更好的优势,所以我们认为这类高危患者应该选择卵巢功能抑制的辅助治疗。

对于极高危的患者,即35岁以下同时伴有淋巴结转移(数目≥3)的患者,我们在卵巢功能抑制基础上,需要将三苯氧胺替换成AI治疗,可能会更好地控制复发的风险。

肿瘤时间:绝经后HR+女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策略如何?

王晓稼教授:绝经后HR+患者,我们很早已经进入到AI时代,AI相比三苯氧胺5年治疗效果更好,所以我们选择以AI治疗5年做一个标准治疗。

那么除了三苯氧胺换成AI治疗之外,我们认为对这类患者实际上完成5年AI以后,还需要更好的强化治疗。

因为接受内分泌治疗的这些患者,5年的内分泌治疗真正获益可以到10年,10年以后的风险也是存在,所以对AI治疗5年的病人,我们还是可以进行继续强化5年的AI治疗。

我们对绝经后的患者,如果是早期风险很低的话,可能继续用AI5年,有可能体现不出更好的效果。相反的长期使用AI的副反应会更高,比如说像骨质疏松以及心血管的一些情况,所以我们认为对于5年以后的强化治疗还是要采取个体化治疗,只有对于那些高危患者以及淋巴数目转移比较多的患者,还有那些5年AI依从性很好,副反应很低,能耐受的患者,我们还是可以推荐用5年的AI继续维持到10年,与此同时,有些患者我们可以用三苯氧胺进行维持,强化治疗。当然有些患者也不一定进行持续的强化治疗,应该重点强调个体化治疗患者。

肿瘤时间:HR+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过程中如何管理耐药的发生?

王晓稼教授:内分泌治疗是有效、高效、低*的,但是由于需要长期给药,所以我们也不能忽视普通内分泌治疗,长期应用的一些副反应,诸如三苯氧胺可能会伴随血栓以及子宫内膜癌等这样的风险,所以我们要在治疗期间进行随访,长期管理患者。

AI同样可能会造成明显的骨质疏松以及心血管的伴随症状,这些都是我们平时要进行管理的,如果管理的好,患者的依从性就能有所提高。曾经有研究发现,欧美国家在早期的5年内分泌治疗时,大概一半的病人在中途会停药,原因主要是副反应,所以我们在强化内分泌治疗的同时,对患者随访中的反应的管理非常重要,充分的患者管理才能保证患者进行更长的内分泌治疗。

CSCO期间,丁香园策划了「大咖时间」、「图说CSCO」、「观点碰撞」等系列专栏,共享肿瘤前沿资讯,同时参与互动活动还能领取丰厚奖品!更多内容扫描上方
1
查看完整版本: 王晓稼教授专访HR阳性乳腺癌内分泌治疗